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倾听花开......

用心去感受,花开的声音真的很美、很美......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北京之行 ——收获和体会  

2012-03-22 21:08:21|  分类: 学习收获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 今天早上和全区各校教师一道,在开发区教研室领导的带领下,一行三十一人,坐着大巴前往北京去参加海淀区组织的一个语文教研活动。尽管来回坐了近9个小时的车,仅仅听了两节课,但收获也很多。

     坐到课堂上,看到孩子们的第一个感觉:儒雅!立刻想起了王校长一直想达到的目标: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儒雅的人,要让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书卷气!

    看着女孩子们个个亭亭玉立,男孩子也都文质彬彬,真的是不一样的感觉。课前,听到那温婉、顿挫有致的诵读古诗的朗朗之声,真的令人愉悦。当时我们就不住地赞叹:真不愧是大都市的孩子!

    听的两节课是海淀区教研室组织的加强学生研究 抓准教学起点 提高教学实效的研究课。课前教研员介绍了有关教研活动的主题、授课教师情况及低年级教学要注意的几点,听了受益匪浅。

    一、低年级的识字教学

识字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。要按要求做好一类字、二类字的教学。要从激发兴趣入手,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字理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的同时,感受汉字的魅力,从而受到情感熏陶

     二、阅读教学:

1.要引导学生体会四种不同句式所表达的不同语气;陈述句、感叹句、疑问句、祈使句,指导学生读好四种语气

2.要引导学生关注句语句之间的关系。二年级下学期还要关注段的教学,注意衔接。

3.要研究读书策略,读书形式要丰富、多样、适宜。

三、把握阅读教学的规律,引导学生了解文本。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。

    四、加强语言训练,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。就是引导学生说话时既要关注内容,又要关注表达顺序。要研究一下一二年级的修辞方法该怎样讲。如何结合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。

五、质疑要贯穿课堂教学始终。引领和指导学生质疑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    

     六、教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。

 

    授课的两位来自不同学校的年轻女教师,她们用同一个班的孩子连上的两节课,讲授内容是二年级下册《找春天》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。两位授课教师年轻干练,语言极富感染力,课堂上游刃有余,既精彩连连又扎实有效。    

      第一课时重点进行了识字、写字教学,朗读达到了正确流利,还进行了说话练习。

      第二课时先进行了听写练习,然后重点是朗读指导,还进行了写话训练及背诵积累。

两节课中分别设计了两次质疑:第一课时的就题目质疑;学生提出,“春天到底是什么样的?”学生通过阅读,找到答案:“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。”第二课时的就课文内容质疑。“春天为什么像个害羞的小姑娘?”之后的教学就围绕问题进行,通过反复朗读、感悟,解决了疑问。

两节课中分别进行了说话或写话练习。第一课时,导入时欣赏了春天的图片,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句式进行练习。我发现了(  ),就知道春天来了。第二课时,在课文学习结束后安排了一次写话练习和一次说话练习。

仿写: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,那是春天的眼睛吧?

怎么样,那是春天的    吧?(学生的发言及其精彩)

   说话练习:如果让你把一个词送给春天,你选择哪一个?温暖、生机勃勃、美丽、鸟语花香,一句话、一句诗歌。孩子们表现非常出色。

在课堂中都可以看到教研员所提出的要关注的问题的痕迹。比如:识字教学的指导层次分明、方法灵活,朗读指导的多样、丰富、有效,修辞手法的教学也别具一格,课外相关材料的有效补充增大了课堂的容量,很多环节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。

尤其是孩子们的课堂表现令人佩服,几乎所有孩子发言都落落大方,吐字清晰,多数孩子能做到言之有物、言之有序。

    非常遗憾的是没听到课后的评课,上面谈的仅是我个人的感受。     

      校园里的孩子们:那里的孩子都是在学校吃午饭。我们大约12点半到达中关村二小。那时学校的操场上正热闹非凡。操场并不大,是橡胶铺成的。绿绿的场地周围是淡红色的跑道。整个操场上满是孩子,都在自由活动。有十几个男孩子围在一起踢球的,有跳绳的,有丢沙包的,更多的孩子或坐或卧,甚至还看到满地打滚的的...... 操场略显拥挤,但给人的感觉挺温馨。沿着学校栏杆外转了几乎半周,才绕到了正门进入,校门口挂满了形形色色的的牌子,这个荣誉那个成就的,让人顿生崇拜之心。

      听完课出来,适逢学校组织学生做运动。书包分放在操场周围的绿地上。孩子们列队,随着老师的口令运动着。校园的栏杆外边已经聚集了很多等接孩子的家长。绝对以老年人为主力军。看着校园里栏杆边还留有一些孩子在那里蹦来跳去,说笑打闹,显得和整齐的队伍不太和谐。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走过去问问,原来那些都是生病或者有伤的孩子,他们纠正我说不是在“休息”,而是在“见习”。他们还告诉我,每周有两次这样的体育大活动。

      操场上的运动形式也让我大开眼界,由于空间有限,所以运动形式很特别:一段原地运动之后,队伍的前后的都各站定一名同学,然后其他的孩子像自行车的链条一样围着这两点,随着口令匀速而有节奏地转动起来,煞是好看。这样即加大了学生的运动量,又使操场上看起来井然有序。

       而在外面的家长们仍然静静地,耐心地等待着。旁边的两位“奶奶”级人物,正拿着孩子的作业,交流辅导体会,细至一个词语都要研究上半天。

      大门开了。两位手执电棍,拿着透明盾牌的保安守卫在大门两侧。最有趣的是,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校园里整完队列,西里哗啦地走了出来,最前面的孩子一个高举着“让”牌,一个举着班牌,保安则根据出校的班级在一旁的黑板上打钩记录。小家伙们一边走一半大声喊“好家长,请让路!”好家长,请让路!”呵呵!首都也有那调皮邋遢的小家伙,看,一个胖乎乎的男孩,书包不背着,也不提着,竟然在地上拖着走......  哈哈!也许这就是孩子的天性吧!  

     看着课堂上和操场上截然不同的孩子感慨很多:静如处子,动如脱兔!好生羡慕,这也应该我们要追求和要达到的目标吧 。

     十四个小时北京之行令自己身体疲乏,腰酸背痛,但收获颇丰,足矣;找到了差距也就有了目标,朝着目标——脚踏实地,慢慢努力吧。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54)| 评论(4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